冬至:是三九天里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民间,尤其是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传统。不过冬至也是老年人人体机能变化最大的节气。
冬至当天我们圣桦城社区服务中心举办为社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并进行健康指导等活动,受到大家热烈欢迎,通过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生活方式干预,追踪高血压、糖尿病老人,完善健康管理档案。
对监测值偏高或偏低的居民提出健康科学生活饮食和强身健体的建议,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01
多动
要降低糖尿病风险,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因为它不仅能消耗身体中的糖,还可减肥,降低胰岛素抵抗。一般情况下,要保证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锻炼。如果担心自己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锻炼,不妨带上一个计步器,每天走1万步的运动效果基本可以等同于走了8公里。
02
减肥
这并不是要求你马上减到标准体重,因为即使只是让体重降低了一点,也能带来很大的不同。糖尿病预防试验发现,处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能够每天参加中等强度的运动30分钟,并减重5%—7%,就可以使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58%。
03
定期检查
糖尿病前期患者要比其他人更频繁地监测血糖,好能3—6个月看一次医生,以便医生可以随时监控,并调整治疗方案。
04
健康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淀粉类食物,比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扁豆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增加高纤维食物,少吃精米精面。脱脂牛奶相对比全脂的更适合糖尿病前期患者。
05
保证睡眠
睡不好不仅会让你觉得疲惫,还会产生压力激素,影响减肥,且令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工作。因此,糖尿病前期患者一定要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06
拥有好心态
好心态可以帮助你抵御糖尿病,要告诉自己,也许你并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但只要努力把它做到能力范围内的好就行。还可以经常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我能做到好;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的变化。
多晒太阳,适度锻炼
冬季早晨九点前,阳光中含有大量红外线,对皮肤有益,喜欢晨练的老年人可以在八点以后再出门锻炼,因为这个时候不会有清晨的阴寒,室内外的温差不会过大,使老年人的血管不会因为温差太大而过度舒张收缩而出现血压升高,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控制饮食,咸淡适宜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往往愿意吃一些辣的食物来取暖,咸菜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油炸、火锅这一类刺激性的食物更是受欢迎,而老年人尤其要忌讳这些,因为这类食物会影响人的体重、血脂、血糖,而这些指标的紊乱都会加重老年人的身体负担,导致血压不易控制并且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所以在日常生活上要十分注意控制食盐和油的摄入量, 一般选择植物油、粗杂粮、豆制品等食用。
舒畅情志,乐观开朗
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往往对老年人的血压起一个明显的负面作用,一个人的血压是波动的,它随着身体或精神的活动而起伏,而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乐观的情绪对血压控制起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要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而开朗的心态对睡眠也有很大的帮助。
检测血压,药物调整
冬季寒冷的天气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骤然变化的主要诱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暖冬,而对寒冷和低温的适应性却越发的脆弱,致使冬季突然的气温骤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加严重,特别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气温的骤降骤升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容易导致中风的发生。因此,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随时注意增减衣物。
中医药膳,调整脏腑
中医药有“食药同源”和“食药同治”的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用些有补益性的药材,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增强体质,扶正祛邪的作用。
当冬天在家发现血压升高时,不要过于紧张,这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为了避免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可选用长效降压药。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监测血压,每日至少一次,并记录在册供医生调整用药时参考。也可以通过中药来调节改善,降低血压。
此次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热烈的称赞和欢迎,不仅拉近了社区邻里间的距离,更提高了大家健康意识,也能让大家早发现,早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营造了社区关爱健康的良好氛围,将社区的关爱送到了居民的心中。
我们圣桦城社区服务中心也将持续为社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住在圣桦城的居民充满幸福感!